圣嚴法師思想行誼-尋求菩薩戒的新典范(二)
第三節(jié) 新典范的目標設定
近代中國佛教衰微原因的探索,或者歸因于義學不興、或者歸因于禪證不深、愿心不切、戒律廢弛……。因此振興之道也各有不同的舉措從不同的范圍進行。菩薩戒新典范的尋求,其主要意義當是在三增上學中戒學的范疇,企圖重振律綱。新典范的尋求,便意味原來的典范無法達成這樣的期待。法師說:
近代中國傳菩薩戒都是以梵網菩薩戒為主要的范本,許多人看了《梵網經》之后,不敢受菩薩戒了。原因是:怕犯戒,會墮地獄。而那些多半不看也不懂的人,反而去受了戒。這是中國佛教衰敗的主因。18
不看也不懂的去受戒,這是教育的問題,要從教育著手改進。圣嚴法師四十年前剛入山閉關時,抱持的就是這樣的想法,想從加強戒學的教育著手。他提到:
受在家菩薩戒的,在大陸上,多半只是行禮如儀,按照傳戒正范,次第做完,便算受了菩薩戒了,對于菩薩戒的內容,為何受菩薩戒,受菩薩戒的準備工夫是什么?大家都是不得而知的。戒師要戒子發(fā)心,也不說明如何發(fā)心?為何發(fā)心?故我希望,發(fā)心求受在家菩薩戒的人,最好先看《優(yōu)婆塞戒經》,或者先請法師宣講一次,庶期受戒得戒,并于受戒之后,知道如何來保養(yǎng)各自的菩薩之道。19
但是,怕受戒會犯戒的,除了是觀念不正確可以從加強教育著手改善,另外還有屬于戒律要求的問題,這就不單純是教育,而是規(guī)范的問題。須對規(guī)范另作疏解,這就需要另尋典范。
一、舊典范的不足處
對于現代人實踐菩薩戒的困難,法師曾舉例說明,如果佛教戒律對這些問題不加以厘清,將會有礙于佛法的推廣。
1.不飲酒戒:今日人類的社交頻繁。有人將烈酒認定是酒,其他如啤酒、米酒、水果酒等,只當作一般飲料,依律能否解釋得通?
2.不邪淫戒:原是指在已婚夫婦以外的男女性關系;但如今的單身男女,未有法律上的婚姻,卻是生活在一起,形同夫妻,而且不妨害家庭和社會,也一律視為邪淫?
3.新興的在家佛教團體紛紛建立,是否承認他們也是合乎戒律的僧團?20
不飲酒戒的戒文,除了「酒」的成分認定問題,還有邀飲的問題。社交場合,持酒戒者以茶代酒,因此不會有飲料認定的問題。但是當對方邀飲或向對方致意邀飲時,是否有犯輕垢罪的嫌疑?21這對社交頻繁的現代社會亦是一項負擔。而在《梵網經》、《優(yōu)婆塞戒經》同樣都要求的「有講法處必須往聽」、「每月六齋日應持八戒不得破齋」22等,在現代社會都不容易持守。
圣嚴法師又指出,《梵網經菩薩戒本》中十重戒的第三條淫戒是修凈梵行或已離欲的出家戒!董嬬蠼洝匪幸髲慕裆碇佛身不得故淫,比《梵網菩薩戒經》的不得故淫還要難持。不加分別地授受,這就形成了中國傳授的菩薩戒,要求從嚴而實踐從寬的弊端。23
此外又有些條文則是與現代的倫理價值觀念有別。如:「不得買賣棺材板木盛死之具」24。又如,只許教授大乘經律而不準教人二乘聲聞律經,并把聲聞經律與外道邪見論等相提并論。25法師認為,這不僅與《勝鬘夫人經》、《瑜伽論》、《地持經》等的觀點相違,跟今后的佛教包容性、整體觀,以及佛法次第論,也不相應。26
而對新學菩薩來說,最可惜的當是由于戒條繁多,而戒律教育的功能卻未相對顯發(fā),于是學戒者不容易把握輕重緩急。法師慨嘆:
受了菩薩戒之后,便只知道披衣、吃素、六齋日持八關齋戒,至于像「發(fā)菩提心」這樣重要的事卻不明了。27
有些戒條是無法持守,有些戒條則因時空變化而有認定的問題而不易持守,另有些戒條則是觀念和時代價值觀有差距。再加上容易使學者模糊了受戒學戒的意義,基于如此因由,于是另尋典范。
二、新典范的目標
漢藏體系不同,然同樣地以受學菩薩戒、發(fā)菩提心為成佛正因。十一世紀阿底峽《菩提道燈》依無著《菩薩地》說戒波羅蜜多品,菩薩律儀的安立是在發(fā)菩提心、別解脫戒之后。阿底峽自己批注的《菩提道燈難處釋》引《現觀莊嚴論》說菩提心有二十二位,前二為因行位,次十七為道行位,后三為果行位。又說明前二位為愿菩提心,后二十位為行菩提心。28看出菩薩修學菩提心有歷次的不同。同樣是藏傳的寧瑪派的菩薩戒授受則是在四級灌頂的初級灌頂前,和十四根本墮同時受學。29
因此菩薩戒的授受在設定目標時必須考慮到應該在學佛的哪一個階段來進行?主要目的是什么?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修學內容。
圣嚴法師在紐約時曾就菩薩戒的授受問題與一位冰島來的居士以及西藏來的喇嘛有過討論。冰島來的居士曾經在日本禪宗中心受過菩薩戒。日本自從最澄傳教大師所傳的圓頓菩薩戒之后,日本不論哪一宗都受菩薩戒而沒受比丘戒;受菩薩戒的目的在發(fā)菩薩愿。西藏則以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對后來影響最大,論中所述菩薩戒為十八根本墮,十八條根本戒,主要是對菩提心的培養(yǎng)和三寶的恭敬及對佛法的尊重。法師比較中日、漢藏的菩薩戒,認為歷來漢傳的菩薩戒法確實較難遵守。但是也由對比中確認大乘的修持者與弘傳者,有必要發(fā)菩薩愿受菩薩戒。30于是把發(fā)愿與受戒系連起來。
民國八十一年(1992)春天,達賴喇嘛到紐約市,在傳授時輪金剛大法之前,先講寂天論師的《入菩薩行》,并且為全體聽眾,普授菩薩戒。圣嚴法師據此而更肯定:要學菩薩行的大乘佛法,稟受菩薩戒,乃是理所當然的事。31更確認:菩薩戒的本質,是在使人發(fā)起無上菩提心。32
法師不自許為戒師律師,沒有重戒的傾向。在三學完整學佛次第上強調:從戒善為基礎,定慧一貫為宗旨,由心念清凈、行為清凈,而環(huán)境清凈、國土清凈的整體禪修次第。因此期望藉菩薩戒的安立而有完整的「戒增上學」次第,而更著眼于發(fā)起大乘行者的愿心。
我們可以如此判斷:圣嚴法師于是在受學對象的定位上,把菩薩戒設定在初學新學;在菩薩戒的定性上,則設定為頓立戒,著重于發(fā)菩提心、行菩薩誓愿之精神。因此不把重心置于菩薩戒經的條文為主,而是側重實際生活中實用、易實踐之軌范。
如何能使初學新學歡喜地發(fā)起菩薩誓愿,種下修行菩提道的正因;而在修學次第上,又能讓新學菩薩戒的學者辨別輕重緩急尋得從入之道;成為圣嚴法師的主要目標。
第四節(jié)典范轉移的詮釋策略
確立以新學發(fā)起菩提心為目標,便要考慮新學畏艱難、怕犯戒的心理。簡單易學是必要條件。但簡易不能成為淺薄,否則雖然滿足了發(fā)起容易的要求,卻不足以承載至佛地,便不能稱為菩薩道。法師于是提出以三聚凈戒、四弘誓愿作為菩薩戒的核心項目。然而三聚凈戒、四弘誓愿都太過抽象,對新學而言缺少實質指導與檢核的標準,于是法師又提出十善,并將流傳已久的菩薩戒十重戒稍作調整,結合成以三聚凈戒、四弘誓愿、十善、十無盡戒所組成的菩薩戒,作為新的菩薩戒典范。一、以三聚凈戒切入以簡代繁
民國五十六年(1967),法師因檢討當時佛教所面臨之問題,引起教界波瀾。33對傳統(tǒng)進行反省與批判原來就不是坦途,質疑原有典范更是大事。而戒律問題,自大迦葉決定:「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制戒成為違犯背棄的象征。因此,法師在尋求新典范的過程,亦力求與「不立新戒、不廢舊戒」的傳統(tǒng)不相違礙。法師于是主張,戒律雖已面臨種種需要省思改進的問題,然只可以設法補救,卻不可輕言廢棄。34他說:
《梵網菩薩戒》的確很好,可是到了現在,其中已有好多條文,不能適用于我們的社會,但又誰也不敢擅改菩薩戒律,我是根據大乘菩薩的精神,找出漢藏兩傳與有關菩薩戒的內容,發(fā)現了三聚凈戒是富于彈性,而且各種菩薩戒本,本身就是為了因應時代環(huán)境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若依三聚凈戒來受菩薩戒,便會成為任何時地、任何個人都可以接受的了。35
法師根據藏傳寂天的《入菩薩行》、西藏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禪宗典籍、《華嚴經》……等經論的教法,發(fā)現菩薩戒綱領的三聚凈戒具備了「彈性、涵攝、既難且易、由易而難、有收有放」的特點,因此冀望以三聚凈戒為原則,考慮不同的時空條件,能確實踐履的原則來考慮菩薩戒。36法師強調:「菩薩戒的目的,是在于發(fā)菩薩悲愿的大菩提心,不在拘泥于瑣碎戒條項目的授受」,而三聚凈戒所具備的特點恰可符應這樣的需求,并有相當的開展性,可以由于受持者的程度而做不同層次的持守,遇淺則淺,遇深則深;淺者持淺,深者持深;根淺者見淺,根深者見深。37
三聚凈戒原來就是歷來所有菩薩戒儀的重心,是授受戒體時的重要憑依。法師提出這項原來典范中就具有的部分特別強調,其實已經是進入重新詮釋的工程。
二、以十善戒安立學戒次第
有人誤解大小乘戒法,以為大乘戒就是什么都能做:小乘戒則是什么都不能做。續(xù)明法師曾特別澄清指出:菩薩戒法,首須受持的就是「攝律儀戒」,這是「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的基礎。沒有善護攝律儀戒,就不可能生起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他說:
當知菩薩三聚凈戒,以前二為佛法的正體,也即是佛法所以為佛法的所在;以后一為菩薩大乘的勝用,是大乘佛法所以名為大乘的所以。三聚凈戒有主有從,有本有末,次第相生,前后相成,如是始可稱為奉行中道之菩薩行人。38
三聚凈戒的攝律儀戒是七眾別解脫戒,再加上《梵網》、《瓔珞》、《瑜伽》諸經的大乘菩薩戒法。這種戒,是真正的戒條規(guī)范性質!笖z善法戒」則并不是一般意義的「法規(guī)」,而是如道宣所判教的「化教」,指佛教中的「義理」部分!葛堃眾生戒」則指利益他人眾生的一切行為,屬于菩薩的實踐范疇。39因此如果僅以三聚凈戒、四弘誓愿作為菩薩戒的內容,而不包括各戒經輕重戒條的話,簡則簡矣,卻嫌太過抽象,會使學者缺乏遵循與憑依。
因此圣嚴法師在主張:「在三聚凈戒的原則下,如何來考慮菩薩戒的時空適應,而予簡化并且認真實踐」的同時,便進一步的思考。并從日本佛教、藏傳佛教以及《大智度論》等教法中總理出十善戒的重要性。40而印順法師的見地也對十善與菩薩的關連充分地支持,他說:
「對佛有了充分的信解,就得從十善菩薩學起!埂敢云刑嵝娜バ惺菩,是初學菩薩,叫十善菩薩!
「十善正行,是以發(fā)大悲心為主的菩提心為引導,所以即成為從人到成佛的第一步!41
法師于是判斷:十善既是初發(fā)心的菩薩戒,也是通于在家出家的菩薩戒,更是從人間的賢者直到成佛為止的菩薩戒,是最能普及又有彈性和實用的菩薩戒。于是以十善法為菩薩戒是印漢藏諸大論師的共識,主張將十善律儀與三聚凈戒配合,視為菩薩戒的根本。42
十善戒法如果是獨立地作用,是否即能發(fā)揮上面法師所引述的功用,其實是還有疑義的。曾經有人對永明延壽提出質疑,何必對一切學法眾生都傳授菩薩戒,應該以八關齋戒、十善戒慢慢地來接引根機小的眾生,又可免其毀犯戒法。永明延壽并不同意這樣的做法。他說:
經云:若以十善化人如將毒藥與人,雖一期得人天之飽,不免生死毒發(fā),終不出輪回,翻增業(yè)垢。若以小乘開化,即是大乘冤鴆解脫深坑可畏之處。經云:寧起狐狼野干心,不起聲聞辟支佛意。所以云:但說大乘無咎。43
永明延壽認為單講十善無異于「飲鴆止渴」。當然若是如圣嚴法師的主張,以十善法配合三聚凈戒為菩薩戒受持準則的觀念和做法;則「在他種菩薩戒無法一一遵守的情況下,能以十善戒作為菩薩戒而來涵蓋一切戒,應該是最合佛旨的,」44
三、只宣示重戒,以突出重點
法鼓山菩薩戒的內容除了三聚凈戒、四弘誓愿、十善戒,還包括《梵網經》的十無盡戒(十重戒)。法師雖然主張「以十善法配合三聚凈戒為菩薩戒受持準則的觀念和做法」,但并未以三聚十善取代所有的重戒輕戒。
法師已表明,對于傳統(tǒng)戒律,可以設法補救,卻不可輕言廢棄。45因此菩薩戒典范的轉移,實可視為只是重心的轉換。站在《梵網經》的系統(tǒng)來看,法鼓山的菩薩戒在攝律儀戒的施設上是用十善戒及十重戒取代原本的十重四十八輕戒;增加了十善戒,減少了四十八輕戒。但四十八輕戒并沒有消失,只是從三聚凈戒中的攝律儀戒挪移到攝善法戒去。因為菩薩修學范圍原即無限,攝律儀戒中的各戒法須確實地作為或不作為地踐履,而其他各種經戒范儀所教示的輕戒、重戒乃至八萬威儀,則當視為攝善法戒,視因緣程度隨分隨力而修學。這樣的處理,在典范轉移的策略上是十分高明的。
對在家居士而言,《梵網》十重戒難持且較有時代沖擊的為第三重戒,因此將第三重戒「不得故淫」改為「不得故邪淫」。第五重戒「不得故酤酒」擴大為「不得故酤酒,不得故飲酒」,把十善戒比五戒少一條的飲酒戒補齊。經此調整,則十重戒與十善戒沒有重迭的就只剩下:不說在家出家菩薩罪過,不自贊毀他,不謗三寶;這原就是爭議較少的戒條。
不宣示輕戒以突出重點,這樣的做法在四十年前,蔡念生長者也有類似的呼吁。念生居士認為《菩薩瓔珞本業(yè)經》有:戒相以多賅寡、后期所說、明示在家人可以秉受、儀式簡單易行、可以量力分受、以及強調重戒不廢輕戒等六大特色,因此主張應該依《菩薩瓔珞本業(yè)經》傳在家菩薩戒。對第六項有關輕戒重戒的戒相部分,他提到:
(其他)各經列舉條款,繁簡開合,初機學人及教外人,多有望而生畏。《瓔珞》作原則性的規(guī)定,使學者集中意志,注意重戒。而對輕戒也可根據發(fā)心,參考各經,有犯即悔,乃是更為契理契機的辦法。46
圣嚴法師曾說明菩薩戒儀十無盡戒是據《梵網經》而來,雖與蔡念生長者依《菩薩瓔珞本業(yè)經》傳在家菩薩戒的主張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