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圣嚴(yán)法師思想行誼-尋求菩薩戒的新典范(四)

  【注釋】

  1.參看佐滕達(dá)玄:《戒律中國佛教的發(fā)展》頁478-490(嘉義:香光書鄉(xiāng),1997年初版);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2.參看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3.參看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律宗思想論集》頁113)。

  4.經(jīng)菩薩戒的授受條件較嚴(yán)格,且為「菩薩戒」之預(yù)備。詳見釋圣嚴(yán):《戒律學(xué)綱要》頁340-341(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律宗思想論集》頁114-115)。

  5.見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佛律與國法》頁205-207(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初版)。

  6.范文瀾謂:「天竺傳來的繁瑣無比的大小乘律,被懷海推倒」;王月清亦認(rèn)為百丈清規(guī)的判逆性是顯而易見的。然勞政武則有不同判斷,勞政武認(rèn)為清規(guī)內(nèi)容為組織內(nèi)規(guī)性質(zhì),相當(dāng)于各部廣律的犍度,而非個人行為的道德規(guī)范。以勞的觀點(diǎn)來看,百丈是創(chuàng)清規(guī)但并未破戒。請參看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guī)》為中心)(《佛學(xué)研究中心學(xué)報(bào)》第4期〔1999年7月〕頁131-146;范文引見王文注39);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頁198-200(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臺初版)。

  7.見釋圣嚴(yán):〈適應(yīng)時空的菩薩戒會〉,《菩薩戒指要》頁159(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8.見釋圣嚴(yán):《行云流水》頁28-33(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9.同前注。另參見林其賢:《圣嚴(yán)法師七十年譜》頁653-654、頁727-731(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3月初版)。

  10.見釋圣嚴(yán):《東西南北》頁17l-176(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11.法鼓山:《菩薩戒戒壇儀范》(臺北:農(nóng)禪寺)。

  12.釋續(xù)明:〈菩薩律儀〉,《律宗思想論集》頁34-42(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13.【明】釋讀體:〈傳戒正范——三壇傳授菩薩戒正范〉,《卍續(xù)藏》第一O七冊(臺北:新文豐)。

  14.【宋】釋遵式:〈授菩薩戒儀式〉,《金園集》,《卍續(xù)藏》第一O一冊(臺北:新文豐)。

  15.【宋】釋元照:〈授大乘菩薩戒儀〉,《芝苑遺編》,《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16.【唐】釋湛然:〈授菩薩戒儀〉,《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17.續(xù)明法師的儀軌中,受三聚凈戒的程序是在「第九,正授戒體」時進(jìn)行。因「止授戒體」對照于法鼓山戒儀為「第九,受十無盡戒」時所進(jìn)行,故此處對照于法鼓山戒儀「第七,受三聚凈戒」時以括號表示。右各欄同。

  18.見釋圣嚴(yán):《東西南北》頁151。

  19.見釋圣嚴(yán):〈《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讀后——如何成為理想的在家菩薩),《法鼓全集三之六:評介·勵行》頁154-164(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20.見釋圣嚴(yán):〈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菩薩戒指要》頁9-10(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21.《梵網(wǎng)經(jīng)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挂姟洞笳亍返诙膬,頁1005中。

  22.《梵網(wǎng)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07中;《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49下。

  23.同注20。

  24.《梵網(wǎng)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05下。

  25.《梵網(wǎng)經(jīng)》輕戒有兩條,見《大正藏》第二四冊,頁1005下、頁1006上。

  26.見釋圣嚴(yán):〈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yīng)〉,《菩薩戒指要》頁56-57(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27.見〈對在家菩薩戒的認(rèn)識〉,《法鼓雜志》第40期第4版(臺北:中華佛學(xué)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28.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頁128(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29.見《西藏密宗初階(一)》(臺北縣:金剛乘雜志社,1986年)。

  30.見釋圣嚴(yán):《東西南北》頁151。

  31.釋圣嚴(yán):〈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菩薩戒指要》頁16l。

  32.釋圣嚴(yán):〈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菩薩戒指要》頁162。

  33.參見林其賢:《圣嚴(yán)法師七十年譜》頁199-201。

  34.釋圣嚴(yán):〈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菩薩戒指要》頁10。

  35.釋圣嚴(yán):《行云流水》頁19-20。

  36.釋圣嚴(yán):〈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yīng)〉,《菩薩戒指要》頁13-75。

  37.釋圣嚴(yán):《行云流水》頁19。

  38.釋續(xù)明:〈聲聞戒與菩薩戒〉,張曼濤編:《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fā)展》頁264-265(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39.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頁450(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初版)。

  40.日本天臺宗創(chuàng)始祖最澄,設(shè)立圓頓戒,以「授圓十善戒,為菩薩沙彌」;《入中論》所舉的菩薩律儀是十善道;《大智度論》以「十善為總戒相」: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則以「此(十善)為攝盡尸羅本!乖斠娛(yán)法師:〈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菩薩戒指要》頁78-79。

  41.釋印順:《佛在人間》頁137-14l(臺北:正聞出版社,1984年10月五版)。

  42.釋圣嚴(yán):〈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菩薩戒指要》頁111。

  43.永明延壽:〈受菩薩戒法〉,《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44.釋圣嚴(yán):〈十善業(yè)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菩薩戒指要》頁110。

  45.釋圣嚴(yán):〈傳統(tǒng)戒律與現(xiàn)代世界〉,《菩薩戒指要》頁10。

  46.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頁113-120(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47.釋圣嚴(yán):〈序〉,《菩薩戒指要》頁4。

  48.釋圣嚴(yán):〈《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讀后——如何成為理想的在家菩薩〉,《法鼓全集三之六:評介·勵行》頁154-164(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初版)。

  49.釋圣嚴(yán):〈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菩薩戒指要》頁161。

  50.釋圣嚴(yán):〈適應(yīng)時空的菩薩戒會〉,《菩薩戒指要》頁159。另參見〈對在家菩薩戒的認(rèn)識〉,《法鼓雜志》第40期第4版(臺北:中華佛學(xué)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5l.郭慧珍指出:印度佛教僧伽制衣款式的主要特征是「田相」;但對漢人來說,漢族僧伽制衣的特征除了田相以外,其輪廓造型也是相當(dāng)特別的要件。因佛教傳到中國將近兩世紀(jì)的時間,漢族僧伽所穿的袈裟并沒有完全按照印度三衣「割截田相」的規(guī)定而是縵衣,也就是未經(jīng)割截的三衣。詳見氏著:《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頁90(臺北:法鼓文化,2001年)。

  52.見〈對在家菩薩戒的認(rèn)識〉,《法鼓雜志》第40期第4版(臺北:中華佛學(xué)研究所,1993年4月15日)。

  53.釋圣嚴(yán):《行云流水》頁2l。

  54.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xué)學(xué)報(bào)》第9期頁65-82(1996年7月)。

  55.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頁32-39(香港:香港佛經(jīng)流通處,1970年)。

  56.見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佛律與國法》頁426-428。

  57.見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佛律與國法》頁448。

  58.見李世杰:〈佛教法律哲學(xué)的精要〉,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頁74-77(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59.見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93-296(臺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60.見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17。

  61.參見釋仁俊:〈律制最重視諫與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頁95-98(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釋昭慧:〈諍事與滅諍法〉,《律學(xué)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62.參見注20。

  63.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147。

  64.釋昭慧發(fā)揮印順法師戒律學(xué)理念,將戒律原理歸納為三大類十小項(xiàng);勞政武則修正李世杰的律學(xué)體系,亦統(tǒng)合為三大項(xiàng)。二者互有異同。詳見釋昭慧:〈結(jié)戒原委與制戒原理〉,《律學(xué)今詮》頁109-114;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佛律與國法》頁386。

  65.見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299(臺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66.見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guī)》為中心),《佛學(xué)研究中心學(xué)報(bào)》第4期頁131-146(1999年7月)。

  67.釋圣嚴(yán):〈從三聚凈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yīng)〉,《菩薩戒指要》頁24-34。

  68.徐道鄰:〈中國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69.徐道鄰:〈唐律中的中國法律思想和制度〉,《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70.參見林其賢:《圣嚴(yán)法師七十年譜》頁917-918。

  【參考書目】

  1.《梵網(wǎng)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

  2.《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大正藏》第二四冊。

  3.釋太虛:《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講錄》,《太虛大師全書》第十六冊(臺北:善導(dǎo)寺,1980年三版)。

  4.釋會性:《菩薩戒本經(jīng)講記》(臺中:青蓮出版社,1994年)。

  5.韓清凈:《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匯編》(臺北:新文豐,1996年4月)。

  6.【唐】湛然:〈授菩薩戒儀〉,《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7.【宋】延壽:〈受菩薩戒法〉,《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8.【宋】元照:〈授大乘菩薩戒儀〉,《芝苑遺編》,《卍續(xù)藏》第一O五冊(臺北:新文豐)。

  9.【宋】遵式:〈授菩薩戒儀式〉,《金園集》,《卍續(xù)藏》第一O一冊(臺北:新文豐)。

  10.【明】讀體:〈傳戒正范——三壇傳授菩薩戒正范〉,《卍續(xù)藏》第一O七冊(臺北:新文豐)。

  11.法鼓山:〈菩薩戒戒壇儀范〉(臺北:農(nóng)禪寺,1995年)。

  12.(日)佐滕達(dá)玄著釋見憨等譯:《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fā)展》(嘉義:香光書鄉(xiāng),1997年初版)。

  13.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guī)》為中心),《佛學(xué)研究中心學(xué)報(bào)》第4期(1999年7月)。

  14.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xué),1999年6月)。

  15.王書慶:〈敦煌文獻(xiàn)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1997年8月)。

  16.冉云華:〈延壽的戒律思想初探〉,《中華佛學(xué)學(xué)報(bào)》第4期(1991年7月出版)頁297-310。

  17.李世杰:〈佛教法律哲學(xué)的精要〉,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18.宗喀巴:《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香港:香港佛經(jīng)流通處,1970年)。

  19.林其賢:《圣嚴(yán)法師七十年譜》(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3月初版)。

  20.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初版)。

  21.陳玉蛟:《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初版)。

  22.勞政武:《戒律學(xué)原理——佛律與國法》(臺北:老古文化,1999年臺初版)。

  23.楊白衣(龍慧):〈戒律大綱及刑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4.楊白衣(龍慧):〈梵網(wǎng)與瑜伽〉,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5.蔡念生(念生):〈依瓔珞本業(yè)經(jīng)傳在家菩薩戒之管見〉,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6.釋仁俊:〈律制最重視諫與議〉,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27.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82年9月再版)。

  28.釋明性:〈瑜伽菩薩戒本與梵網(wǎng)經(jīng)略談〉,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 (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29.釋昭慧:《律學(xué)今詮》(臺北:法界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30.釋惠敏:〈漢傳「受戒法」之考察〉,《中華佛學(xué)學(xué)報(bào)》第9期(1996年7月出版)頁65-82。

  31.釋湛如:〈敦煌菩薩戒儀與菩薩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2=52(1997年5月)頁74-85。

  32.釋圣嚴(yán):〈《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讀后〉,《評介·勵行》,《法鼓全集》三之六(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33.釋圣嚴(yán):〈弘一大師三十二種律學(xué)合刊讀后〉,《評介·勵行》,《法鼓全集》三之六(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34.釋圣嚴(yán):《戒律學(xué)綱要》(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

  35.釋圣嚴(yán):《律制生活》(臺北:法鼓文化,1995年1月修訂版)。

  36.釋圣嚴(yán):《菩薩戒指要》(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2月)。

  37.釋圣嚴(yán):《漢藏佛學(xué)同異答問·密教史》(臺北:法鼓文化,2000年)。

  38.釋續(xù)明:〈菩薩律儀〉,張曼濤編:《律宗思想論集》(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

  39.釋續(xù)明:〈聲聞戒與菩薩戒〉,張曼濤編:《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fā)展》(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lO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