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2)
卯六能除夙業(yè)
從無量數(shù)劫來,明犯罪時間之長遠。梵語懺摩,譯悔過,今梵華兼舉,曰懺悔。無量無數(shù)劫來所犯一切輕重之罪,從未懺悔,自障圣道;今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或供奉此咒,于安住處所,無問莊宅園館,如是積劫重罪,憑神咒力,猶如湯銷雪,速能除滅。不久皆得悟無生忍。此顯神咒功用,滅罪證圣之速,是屬第一義悉檀入理益。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后,隨愿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卯七能滿眾愿
世間男女,不懂佛法,皆貪世間福壽,或求兒女,或求長壽,或求福利,或求健康;但能懷念此咒,速得滿其所愿。發(fā)愿往生,十方諸佛凈土;以持咒力,命終亦得隨愿往生,決不會生邊地下賤之處,何況三涂雜形。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斗諍,兼余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并諸支提,或脫阇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yǎng);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消滅。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谷豐殷,兆庶安樂。
卯八能護國界
此顯咒力能護國安民,逢兇化吉。若有諸國王領土之內,州縣村落,聚人而居之處,五谷欠收,瓜葉不長,為饑饉難。天氣不正,疫病流行,是疫癘難。邊疆不靖,而刀兵興,社會不寧,而盜賊生,或幫派聚斗,或人與人諍,此皆屬災難厄患。末法時世,天災人禍,層出不窮,故曰兼除一切厄難之地。支提譯供養(yǎng)處,即清凈佛剎,脫阇譯幢,如尊勝幢陀羅尼幢之類。若有國土,發(fā)生如上種種災害,果能書寫此咒,安城四門,或供佛剎,或豎幢中,令當?shù)厮腥嗣?皆恭敬奉迎,禮拜供養(yǎng);或令眾生,各佩身上,或各安奉,于其所居之地;則一切災厄,悉皆銷滅。因為在在處處,凡有神咒之處,天龍八部,皆生歡喜,故能令風調雨順,五谷豐收,兆庶安樂。
亦復能鎮(zhèn)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xiàn)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消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此咒亦能鎮(zhèn)壓一切惡星,隨方變怪,使其災障不起。災難不生,人民自可安居樂業(yè),各盡天年,而無夭折或橫死。障故不生,則社會安寧;杻械枷鎖,不著其身,甚至晝夜安眠亦無惡夢。
是娑婆界以下,是顯此界眾生災難之多,而明神咒逢兇化吉之功。八萬四千,是應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之數(shù)而言。此等星宿,能變化災難殃及于人曰惡。二十八星,如孔雀經(jīng)云:‘東方有七星,曰昂、畢、觜、參、井、鬼、柳;南方有七星曰:張、翼、軫、角、元、氐;西方有七星曰:房、心、尾、箕、斗、牛、女;北方有七星曰:虛、危、室、壁、奎、婁、胃;四方共二十八星宿,皆各住本位;若災難將起,則諸星位,遞互交錯。此二十八星宿,能統(tǒng)領八萬四千諸星,故曰上首。復有八大惡星,即金、木、水、火、土、羅侯、計都、彗星等,以為眾星宿之主。此等天象,下應人事,順則為福,逆則為禍,故彥曰,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此之謂也。此等星宿,能現(xiàn)種種形,出現(xiàn)人間,故作種種怪事,甚或變化兒童,傳出種種歌謠之聲,能令眾生,逢種種災患;然若有此神咒之處,此等災難,悉皆消滅。由旬,具云逾善那,譯云合,有三種,大者約八十里,中者六十里,小者四十里。凡供奉此神咒之處,四周十二由旬內,皆成結界之地,金剛菩薩,及諸護法神靈,皆守衛(wèi)護持,令諸惡災,永不能侵。祥謂吉祥,意謂諸兇吉之先兆,名之為諸惡災祥。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于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yè)陳債,來相惱害。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凈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成妄語。
丑三結勸
因持咒能獲如上種種利益,故如來宣示此咒,留于未來之世,以保護初心修學,耳門圓通,令得速入三摩地,身心解脫,得大自在。且由神咒加被,更無一切諸魔鬼神,以及無始劫來,所作諸業(yè),而感冤對橫禍之宿殃,種種陳舊業(yè)債之果報,來惱害身心。
汝及眾中以下,正是勸修。汝謂阿難,及未得無漏之有學人,以及未來末法,諸發(fā)心修行持咒者。若能依我如來,所說壇場儀軌,先如法受戒,身心皎潔,而受戒師,亦選清凈僧。戒成就已,著新凈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不生疑悔,謂于咒深信不疑,四事如法:一結壇如法,二受戒如法,三持戒如法,四信心如法。果能如此四事如法,則此修行之善男子,必然一生成辦,獲證圓通。若然不依此父母所生之身,心地開通,明了藏心者。則十方如來,所說之法,便成妄語。十方如來,豈是妄語者,故未來學者,應深信不疑,依教奉行,必獲益良多。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壬二述愿護法分二。癸初八部眾
無量百千金剛,乃金剛藏王菩薩之眷屬,皆手執(zhí)金剛杵之大力士。當佛勸修完畢之時,同于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神咒有如是利益,我等應當至誠,保護如是發(fā)菩提心,如法修證耳門圓通者。
爾時梵王,并天帝釋,四大天王,亦于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梵王是色界初禪天主,天帝釋是欲界三十三天主,四天王是帝釋外臣;此等皆同于佛前聽法,今則發(fā)愿,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意謂審實果有如法修學之善人,我當盡心竭力,誠意保護,令其一生中,凡有所作,悉皆如愿。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于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愿,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諸大鬼王,名如前譯。今言王言帥,皆統(tǒng)領諸鬼神者,無一不是諸大菩薩大權示現(xiàn)。今亦于佛前頂禮,發(fā)誓立愿擁護持咒之人,令持咒者,速得圓滿,其所發(fā)菩提之心。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云師雷師,并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于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日月為照耀世間之主,每一四天下,僅一日一月照臨,以世界無量,四天下無量,故日月天子亦無量。風雨師等,皆掌管人間風雨云雷電等統(tǒng)將,年歲巡官,謂司年值歲,監(jiān)察人間善惡,所有巡官,如十二宮神之類,故曰諸星眷屬。今亦于佛前禮佛發(fā)愿,保護修行耳門圓通之人,使其安立道場,無所畏懼,以便克期取證。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只,并風神王,無色界天,于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山神,即主山神,如主五岳之神。海神,是主水神,如四瀆之類。土地,即主地神,如堅牢地神等。水陸空行,是舉三居眾生,以該一切神祇。萬物精靈,如草木樹林神等,以上是有形者。并風神王以下,是屬無形之類。風神王,即主風神;無色界天,即四空天。此等有形無形,皆于如來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令其所修耳門圓通,速得成就,直至圓滿菩提,于其中間,永無魔事,前皆天龍八部發(fā)愿護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7)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6)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5)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0)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9)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8)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7)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6)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5)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四)-海仁老法師(17)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7)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8)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9)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0)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2)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3)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4)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七)-海仁老法師(15)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八)-海仁老法師(1)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八)-海仁老法師(2)